清明节的传说和典故主要与介子推的故事有关。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,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儿子奚齐继位,设毒计迫害太子申生。申生被逼自杀后,他的弟弟重耳(即后来的晋文公)流亡在外,随身携带的忠臣介子推为了救重耳,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熬汤给他吃。
十九年后,重耳成为晋文公,对有功之臣大加封赏,却唯独忘了介子推。
介子推不愿受赏,带着母亲隐居在绵山。晋文公多次请他出山受赏未果,最终放火烧山,介子推抱树而死。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,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,并在寒食节的前一天,即清明节,进行扫墓祭祖的活动。
此外,清明节还与寒食节有关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,这一天禁止烟火,只吃寒食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清明节逐渐取代了寒食节,成为主要的祭祖节日。